【冠亚技术】食品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有什么关系,CS-001食品水分仪GYW-1食品水分活度仪,可广泛应用于奶粉、饼干、面包、蛋糕、馅料、饲料、粮食、肉类、鲜肉、冷冻肉、茶叶、食用油等产品。
一、水分含量与品质
1、名词解释:
干焙烤食品:水分含量<10% 的焙烤食品,一般有饼干、小西饼之类的
半干焙烤食品:水分含量10%~30%,如部分蛋糕,月饼等
湿焙烤食品:水分含量超过30%,如多数的面包,蛋糕等
2、相对的品质保持措施
干的焙烤食品,需要在干燥条件下保藏,防止吸湿返潮;干焙烤食品不易老化;
半干焙烤食品性质相对稳定,保藏条件50%相对湿度
湿焙烤食品,易于腐败变质,是重点防护对象
二、水分存在状态
1、什么是水分存在状态?
焙烤食品中的水分将糖、酸、盐等水溶性成分溶解在组织内形成溶液;或者被淀粉、蛋白质等亲水胶体物质吸附,形成凝胶,在产品组织中起重要作用;或者与油脂一起形成乳状液乳化分散在焙烤食品中等。
2、自由水(游离水):
自由水与普通液体水性质完全相同,在焙烤食品中存在,随着时间变化,导致品质恶化,为微生物利用。
3、结合水(单分子层吸附水)
结合水是与亲水物质结合在一起的水,水分子处于束缚状态,蒸发困难,0°c之下不结冰,没有溶解其他物质的能力。特别是不能为微生物利用。
4、半结合水(溶解水)
部分结合部分游离的水
三、与水分存在状态相关的状况
1、离浆(析水)
一般含水量较高的胶体,在环境条件不改变的情况下,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析出水滴,发生所谓的“出汗”现象,这种现象称为离浆(析水),不仅口感会差,也是微生物增殖的前兆。
解决这种问题一般的措施有:
1)选择合适的胶体
2)添加糖类或糖醇,比如海藻糖等。
3)工艺合理
4)乳化好
5)配料比例合适
6)保藏环境合适
2、放湿
食品水分向外析出,称之为放湿,一般是外界环境的水分活度低于食品的水分活度时进行。导致的现象就是结晶析出,返砂现象等。
措施:
1)添加使用抑制结晶物质
2)采用溶解度较高的配料
3)采用适合的包材
4)组织质构体系稳定处理
3、吸湿
食品吸收外界的水分,称为吸湿,一般指外界环境的水分活度高于食品的水分活度时发生。导致的现象就是食物表面黏液状出现、产品湿润感增加、水活度上升等。
措施:
1)体系稳定
2)包材选择
3)稳定的保藏条件
无论吸湿放湿,对产品品质,都是不利的,风味,组织以及霉变加速。所以,在夏季潮湿的环境中,不易过量添加吸湿性较高的山梨醇甘油等。
四、水活度
自由水与结合水在食品中的比例, Aw (Water activity) 即食品表面的蒸汽压P与纯水的蒸汽压之比。
Aw越小,自由水比例越小,越大,自由水比例越大。
范围为1之下。 常规的面包为0.96--0.85之间 蛋糕 0.8~0.9,饼干及巧克力为0.33之下。